3月以来,多地陆续出台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4月和5月,民政部连续召开两次全国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细化完善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政策举措并推动落实。
从“吃得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一餐一饭如何更好地增进老年人福祉?采访中,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建议,推动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让老人在家门口吃到“幸福味”
临近端午,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香气四溢,让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颐。
10时30分许,热气腾腾的菜品新鲜出炉,主食配有米饭、包子、花卷等。老人们三三两两陆续结伴而来,取餐窗口前,不一会儿就排起了长队。记者看到,这里的菜品不论荤素,均按两计费,60岁以上老年人用餐可享受优惠。面向80岁及以上老人的专享套餐,一荤一素加主食,仅需9.9元。
“宫保鸡丁,再来份荷塘小炒!”自打1月份社区食堂运营以来,72岁的许致远大爷总是“踩着”饭点儿,从家溜达着过来,挑上几样适口的饭菜,边吃边和熟识的“饭搭子”唠唠家常。
像身边大多数老年人一样,许致远退休后,老伴儿帮衬子女照顾孩子,家里经常就剩下他一个人。上了年纪,买菜觉得麻烦,灶台边执铲颠锅成了体力活,一日三餐往往就是“对付”两口。
如今,即便到了饭点儿,老人也不再发愁,社区食堂开在家门口,饭菜每天变着花样儿,“大家坐一起热热闹闹吃顿饭,心里也畅快。”许大爷说。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相关调查显示,“就餐”是老年人仅次于“就医”的一大需求。一顿健康美味又物美价廉的热乎饭,是不少老年人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年迈的父母吃好饭,也是许多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最牵挂的民生“食”事。
数据显示,北京市目前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0家,覆盖4980个城乡社区、惠及258万余人。在全国各地,老年助餐服务遍地开花,有的叫长者餐厅,有的叫社区食堂,有的叫社区助餐点。
多位老年助餐从业人员均向记者表示,为老年人尤其是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便捷、价廉、物美的助餐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幸福味”,正是“老年助餐”服务的初心所在。
“不能单靠情怀,要有政策激励”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地正在以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形式多样的供餐、配送餐等助餐模式。
“送餐啦,您老开下门。”中午时分,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南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送餐员轻轻叩响赵大爷的家门,将热乎乎的饭菜递到老人手中。
新华联家园南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采取配餐式助餐方式,由专业餐饮公司每日定时供餐,确保餐食营养全面、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今年通州区除强化传统网点辐射供餐方式外,还鼓励和动员更多的社会餐饮企业,通过开辟养老助餐服务专区等方式,为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可及、丰富多样的助餐服务,进一步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扩大服务供给。
记者了解到,按照政策,像赵大爷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仅可享受驿站的助餐服务,每天正餐(午餐或晚餐)还有5元的减免(个人就餐补贴)。
天津市民政局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中,享受补贴政策的老年人,每人每餐补贴3元,每天补贴一餐。
每一餐饭的暖心温度、几元钱的惠民补贴,看似微不足道,但无疑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营造了幸福“食”光。
值得关注的是,在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同时,不少老年助餐机构的经营,也面临诸多困境。
“天津开展养老助餐工作在全国是比较早的,2019年下半年养老助餐开始试点。”早在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秘书长丁梅就提交过《关于扶持规范老年助餐服务的提案》。
此前在调研中,天津本地一些“老人食堂”的经营者纷纷“诉苦”,供餐高峰时很难腾出人手去专门送餐,而很多外卖员又不愿接这样的单子。
面对这一“不能单靠情怀,要有政策激励”的民生“食”事,丁梅建议,依托现有养老机构、社区食堂、大型社区连锁餐饮服务网络等,支持具备资质的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服务,逐步建立“中央厨房+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的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志愿助老+助餐服务”的模式,以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低龄老年人等群体为重点,培育助餐志愿者队伍和互助组织,参与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
“建议鼓励各地出台政策,多措并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丁梅表示,农村地区是发展养老助餐服务工作的短板,要采取倾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给,结合当地特点探索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灵活多样解决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杨淑丽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规划布局不优、政策支持不足和科技化程度较低等原因,部分老年助餐机构亏损运营,安全及服务质量难保证。
“应从国家层面明确老年助餐机构用地、用房、用气和税费、融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对特困人群实行分类就餐补贴,将城乡社区养老助餐服务补贴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杨淑丽建议说。
让幸福“烟火气”更长久
老年助餐服务兼顾公益性和市场性,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齐颂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社区食堂依托街道养老中心用房,省去了租金的费用。食材成本加上运营成本,10多个菜的自助餐向老年人最低收取10元,利润微薄,好在社区食堂在设计之初就不仅仅是服务老年人,而是面向全年龄段,“吸引了社区居民、周边就业人群来餐厅吃饭”。
“目前多数老年助餐服务都享受免费场地、财政补贴、民水民电等优惠政策,然而,能够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并可持续发展的助餐点仍相对较少。”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孙洁注意到,面对物业费用高、上门送餐人员短缺等方面的压力,社区食堂等助餐服务机构生存下去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孙洁看来,让幸福“烟火气”更长久,除了政策“输血”,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提高助餐机构“造血”能力。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老年餐厅多元化经营,同时吸引或者引导社会资本支持老年就餐服务。
3个月前,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实现了收支平衡。在为老年人提供餐食的基础上,齐颂朝尝试增加点餐服务、举办果蔬市集、销售农副产品等辅助项目,过年时还提供年夜饭餐饮服务。
孙洁认为,发展嵌入式服务也是破题的一招。在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就是嵌入式的一部分服务,其他板块还有养老床位、健康小屋等。中心一层的多功能活动区兼具“餐位”和“学位”的作用,老年人不仅可以在这里享用美食,还能参与“老年学堂”的课程活动。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社区食堂、老年餐桌在非就餐时段会闲置,场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孙洁建议,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可以打开思路,在闲时拓展其他多功能业态来为餐厅运营“打辅助”,诸如链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面向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中医理疗、养老咨询,打造融合助餐、日托、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今年,我们计划与车道沟南里社区合作打造助餐点,如达成所愿,将服务当地近2000位老人。”齐颂朝期待着,开在社区的助餐食堂终有一天能够“长”在社区,真正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让更多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