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179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更有力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如何充分保障他们的就业权益,助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 “求职路上,条条大路通罗马”
6月10日,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晚会上,2024届研究生毕业生潘婕(化名)以一支舞蹈《上春山》为自己的校园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就业”,是贯穿潘婕整个毕业季的关键词。对同学们而言,毕业不仅意味着学业的结束,也是职场生涯的起点。
“去年7月开始专心准备考公,所以错过了当年的校园秋招。”今年春节后,因为考公失利,潘婕正式加入求职“大军”。“刚开始心态还好,但看着周围的同学都陆续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越来越焦虑。”潘婕说。
提起求职经历,潘婕坦言,“投了上百份简历,也参与了不少国企央企的笔试和面试,竞争都很激烈。”
2周前,潘婕终于收到一家事业单位的补录通知,“漫长”的求职之路告一段落。
潘婕告诉记者,身边一些同学工作仍没有着落,“特别考验人的心态,吃不好睡不着,基本醒着就是在翻招聘软件。碰到一些总是询问催促的家长,心理压力更是成倍增加。”
数据显示,像潘婕这样的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数字背后,承载着无数青年的梦想和焦虑。记者梳理发现,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相关部门、各高校正在千方百计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
“尽管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但由于招聘需求有所减弱、毕业生人数增长的供需矛盾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直言。
如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减压”?刘林认为,应在前期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比如拓宽国内升学渠道,持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拓宽国际留学渠道,扩大国家留学基金公费资助留学范围、规模;提高毕业生就业统计口径的科学性、精准性等。”刘林说。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能只在毕业季关键期发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健表示,“高校的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他建议,各高校应尽早安排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助力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其在校期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工作质量的跟踪,加强访企拓岗,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与反馈,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升级。”李健说。
“只有积极营造公平、清朗的就业环境,才能减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刘林建议,要进一步清理各种隐性就业歧视,“比如国有单位应带头消除招聘中资历条件过高(超过岗位实际需要)、年龄限制等不合理规定。”
“毕业生也应转变就业观念,不必过分追求理想职业,先进入社会,通过实际工作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对于尚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刘林给出自己的建议,“求职路上,条条大路通罗马。”
▶▶▶ 求职之“坑”要避更要填
临近毕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小宁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这让她时常感到焦虑。经历过考研考公的失利后,性格内向的小宁感觉自己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并不容易。
回忆不久前的一次求职经历,小宁仍心有余悸。她告诉记者,某天收到一位自称是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的信息,告知她符合其公司职位要求,“前面都聊得很好,后来发给我一个链接,说是他们公司自己的系统,需要录入个人信息。”
这引起了小宁的警觉,马上去招聘软件查看自己是否向该公司投递过简历。“果然是没投过,我向对方说明了自己的顾虑,没想到对方立马将我‘拉黑’了。”小宁说,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差点“入了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宁的遭遇并非个例。“路上2个小时,面试5分钟,只问了最简单的个人信息,就没了下文。”“有些岗位介绍写得很好,去了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薪资结构混乱不清。”不少求职者向记者“吐槽”自己的“踩坑”经历。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辜清在调研中了解到,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招聘乱象确实存在于就业市场。为了避免学生落入类似的求职陷阱,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会通过体系化课程、普法宣传、案例宣讲等形式提升毕业生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他们识别和抵御不法招聘行为的能力。
辜清注意到,人社部日前发布十大典型“求职陷阱”,其中包括“境外高薪诱骗陷阱”“传销陷阱”“黑中介陷阱”“刷单诈骗”陷阱等,提醒毕业生避开套路和骗局。
“在校大学生普遍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花样百出的‘陷阱’防不胜防。”在辜清看来,各地各高校的举措很好,但仍然不够,求职之“坑”要避更要填。“人社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在帮助求职者强化防骗意识和辨别能力的同时,也应强化综合治理。”辜清说。
“相关部门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审查招聘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真实性、合法性,依法查处招聘过程中的虚假、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辜清建议,各招聘平台也应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审查机制、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对招聘企业相关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加大对求职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并建立招聘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求职者通过正规途径、正规平台应聘并注意留存相关凭证,如果遭遇骗术骗局以及就业歧视等情况,要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辜清表示,用人单位同样需要给予求职者尊重与关爱,防范中伤求职者、损害企业形象情况的发生,共同维护就业市场的和谐稳定。
▶▶▶ 灵活就业需要更多关爱和保障
端午节当天,和家人吃过晚饭后,“00后”吴磊冲了一杯浓浓的咖啡,开始自己的工作时间。这天晚上,他要为客人设计一款婚戒。
灵活就业者的生活,吴磊还在适应中,“回国后休息了一段时间才开始,大概有3个月的时间了。”
吴磊是一名珠宝设计专业毕业生。大学期间,他就已经有了“单干”的打算,“偶尔会接些‘私活’,家人很支持。”
除了接设计类订单,吴磊还开起了网店,“晚上没有其他工作的时候就做做直播。起步挺难的,但我相信是个积累的过程,除了做生意,这几个月也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随着数字化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改写,高校毕业生有了更多灵活就业的可能。
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达8400万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总量为2亿人左右。
采访中,多位政协委员均表示,选择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需要更多关爱和保障,灵活就业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给自己‘造饭碗’,这是很多年轻人就业的新趋势新机遇。”刘林认为,聚焦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题中之义。
“直播带货、网络创作等灵活就业新业态,要在国家职业目录有所体现,给予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提高新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引力。”刘林表示,要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险制度,在创业等补贴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只有不断提升职业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让选择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安心。”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需要政策制度、司法保障等多维协同共治。”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认为,应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限制新职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规定,积极回应新就业群体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