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采风

唯有创新创造才能引领时代发展

——在湖南汨罗江畔听邱运华委员讲述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

本报记者 张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2 版)

汨罗江上赛龙舟

■ 五月五,端午节。在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的湖南省汨罗市,龙舟竞渡、万物竞发,数以万计的游人聚集在汨罗江畔,赏楚韵歌舞,尝原味碱水粽,为参赛龙舟队伍呐喊鼓劲。不仅在湖南,今年的端午节系列活动遍布大江南北,多姿多彩。比如频频“出圈”的各地“赛龙舟”,既有传统的江河湖泊赛龙舟,也有城市小河道里的龙舟竞赛,甚至还有旱龙舟赛。

“端午系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血脉。”长年致力于传统节日研究与实践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邱运华已多次到过汨罗,同以往一样,今年他依然跟随人们的脚步“沉浸式体验”,领略端午节日魅力,思考如何更深入地挖掘端午节日内涵,更好地连接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以进一步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

深入挖掘端午节文化底蕴

每到端午,人们赛龙舟、吃粽子和咸鸭蛋、折艾叶驱邪……这些民俗文化形式,都离不开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屈原。在邱运华看来,弘扬传统节日,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对节日的文化氛围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更要对节日背后的文化土壤有深入的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而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日文化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主题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自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去世,至今2300多年了。全中国人民为什么一直到今天还要纪念他、怀念他?”行走在以端午、屈原和诗歌为城市符号的小城汨罗,邱运华不禁发问。

“我们纪念屈原,是纪念他伟大的爱国精神。”邱运华追溯历史说道,屈原所生活的楚国,在战国七雄时代几乎覆盖中国南方全部,保存和传承了中国南方各部落各区域各民族的悠久文化,并将它们带进中华文化大传统之中,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作出的巨大贡献。邱运华告诉记者,“不像同时代士人选择周游列国、合纵连横或退而著述,屈原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和情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楚国,司马迁说他‘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第一价值观,也是当今人们纪念屈原的最根本原因。”

“我们纪念屈原,还要向他和他那个时代对中华文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致敬。”邱运华阐释道,屈原所生活的时代,创造了儒家、道家、法家、农家、墨家、阴阳家等学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时代,是思想迸发、巨人频出的时代。“屈原以瑰丽浪漫的诗歌为这一时代奉献了享誉世界的艺术珍宝,《离骚》《九歌》《天问》《招魂》《哀郢》等以及楚辞的华美篇章,开启了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隆重序曲,奠定了中国文学思想基础,也奠定了中国文学的艺术原则。”在他看来,香草美人之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思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思接九天神域、情在江湖之间的瑰丽浪漫诗情,是中华民族文学的宝贵财富。“假如没有屈原,我们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存在的面貌。”邱运华说道。

在实践中

不断创新创造

玉笥山麓,汨罗江水蜿蜒萦绕,战国时期的屈原被流放后曾在此结庐而居。如今,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屈子祠更显庄严而古朴,这是为纪念屈原而建。晋《拾遗记》中有载:“楚人为之立祠,汉之犹存。”石碑上的楚辞诗文、刻录屈原生平的浮雕、历代文人墨客的手迹等,无不显示着后人对这位爱国诗人的追缅与敬仰。这让邱运华不禁感慨:“屈原忠贞不屈、身处逆境而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直接影响到贾谊、司马迁、诸葛亮、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周敦颐直到今天,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中,传承到今天。”

每年端午时节的屈子祠,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今年也不例外。祭屈大典、实物展示、非遗表演、集市体验等,端午节以多元多样的创新展示方式,尝试融入现代生活,从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明。而这种创新形式,往往是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比如湖北武汉推出“漫游武汉”系列文旅活动,安徽推出花戏楼里的情景剧、沉浸式微空间体验剧等,还有多地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丰富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场景。

在屈子祠后殿,屹立着一座高大的屈原塑像,其两侧圆柱书写着郭沫若集《离骚》句:“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驻足于屈原塑像前,邱运华久久凝神沉思,“以史为鉴,唯有创新创造才能引领时代发展。”他深有感触地说道,“我们需要改革开放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与时代发展前进的方向高度一致的精神。如此,我们纪念屈原的目的才能够实现。”

端午节,作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是延续千百年的文化传统,更是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创造的端午。邱运华期望,端午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造,成为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锐意进取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节日。

推动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

传统节日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邱运华通过中国民协组织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等,不断探索与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据了解,“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是以传承中华悠久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系列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也成为邱运华在委员履职中所关注的一个重点。他从不同层面挖掘传统节日深度,结合新时代新主题探索传统节日新内容新形式,不断提出新的思考新见解:“不能仅仅把传统节日看作是民间自发的,是个人的私人的事情,要放在传承民族文化血脉的高度来看,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有所体现。”“在节日规范、程序、仪式方面要有宣传,规范、程序、仪式往往带来节日的神圣感和庄重感。”“要鼓励更多更高的艺术设计加入传统节日物品的设计领域,让精美的设计使传统节日更惊艳,更有艺术感,更有魅力。”“所有教育阶段都应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把它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来看待。”

“我们的节日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适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延续至今、历久弥新。”在邱运华看来,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完整的民俗体系,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基因和思想道德内涵,承载着弘扬传统美德、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功能,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将继续为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而不断努力。

2024-06-17 本报记者 张丽 ——在湖南汨罗江畔听邱运华委员讲述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511.html 1 唯有创新创造才能引领时代发展 63,5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