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协商议政

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葛会波:

健全机制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24日   第 03 版)

健全种粮农民的收益保障机制,是稳定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我国粮食生产仍存在着净利润低、规模化程度不够、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影响了我国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

提单产、降成本,稳步提高种粮净利润。在耕地总面积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种粮净利润的必然途径。一是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为契机,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切实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持续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三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种业、农资生产企业发展,通过政策调控种子、农资价格过快上涨,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四是加大对产粮大省或大县的支持力度,调整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标准,增加粮食生产指标的权重。

多种粮、多受益,细化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应结合实际,对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等进行细化,加大对耕地使用等情况的核实力度,探索补贴发放与耕地地力保护行为、适度规模化经营相挂钩的有效机制。一是以流转协议、托管协议等为依据,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发放给实际种粮农民,建立“谁种粮、谁受益”的机制;二是建立与保护性耕作行为相挂钩的补贴机制,对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科学施肥用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保护性耕作的农民,可适度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建立差额补贴机制,对流转土地数量多、规模化程度高、产量高于地区平均产量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建立根据通胀率或GDP增速逐年调整补贴水平的机制,使农业补贴的额度合理增加;五是落实对耕地使用情况的核实力度,对于撂荒地块应停发补贴,并建立对长期撂荒耕地承包户的督促整改机制;六是建立区域间利益补偿机制,充分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

强技术、做示范,优化农业科研投入。一是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尤其在优良作物品种研发、良种良法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开展技术集成研究,为高水平的粮食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二是优化农业科研资助体系,建立对农业科研工作者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减轻科研工作者的负担,使其将更多精力用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做好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使创新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使好产品、好技术发挥好效益;四是创新机制,以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核心,共建农村信用体系,联合农业部门、农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农资企业、流通企业、加工企业以及种粮主体共同建立信息平台,把新技术新产品贯穿到粮食种植的全产业链和全流程,提高农民收益,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2024-06-24 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葛会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3820.html 1 健全机制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63,82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