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民意

村民自治让乡村换新颜

——湖南资兴市东江街道双溪村村民小组的环境治理故事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杨岚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15日   第 10 版)

小青瓦、白粉墙,水泥洋房雕花窗,鱼儿肥、花儿香,神背村民有梦想……这是近年来流传在湖南省资兴市东江街道双溪村神背组老百姓口中的一首打油诗。走进如今的神背村,错落有致的村居,绿意盎然的小游园,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村民们依托美丽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神背组周边500亩果园和50亩鱼塘,大力发展果园采摘、农家乐,还有不少村民开起了民宿,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而神背组的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曾经的神背村基础设施滞后,路烂屋破遍地脏,猪圈旱厕围村庄,天晴时臭气熏天,下雨天道路泥泞无法下脚。村民中还流传着“神背媳妇不好找,前天来了隔天跑”的俗语。七八年前,组上就有人提出过改造村组面貌的设想,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没能实现。

今年48岁的王勇刚曾是湖南省资兴市东江街道双溪村神背组在外工作的乡贤,除了本职工作外,在农业养殖方面是一把好手,多年前回乡承包鱼塘,搞起了水产养殖,同时建起养猪场,做起了养猪生意。

2021年,王勇刚经过村民大会换届选举,被推选担任神背组的村民小组组长。刚上任的王勇刚结合市里的美丽乡村规划,再次将改造村组面貌的计划提上日程,邀请街道负责村庄规划的干部为神背组出谋划策,先后4次召开全体户主会议集体决策,反复讨论编制了神背组的村庄规划,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选定实施项目。

规划做好了,当提出要拆掉村民的猪圈和杂房进行统一规划时,不少表示同意的村民却立即反悔了。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那段时间,王勇刚几乎每天和镇村干部吃住在一起,碰“硬钉子”、吃“闭门羹”成了家常便饭。“很多村民都是白手起家,拆除这些曾倾注了很多心血,用一根一根木头垒起的猪圈、杂房,让他们非常心痛。还有的村民习惯在家放一副寿材,这一拆也让很多人反映没地儿放。”

村民有需求,工作就有方向。为打消村民的顾虑,王勇刚一有时间就往村民家里和田间地头跑,讲解危旧房屋拆除的政策、好处。针对不少村民提出的担心寿料没地方摆放的问题,组上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将村民的寿料集中存放、妥善管理,这才打开了村民的“心结”。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组里62岁的老党员王忠平让我们特别感动,他在身患肝癌失去劳动能力后,仍然和我们一起不分昼夜奔走在村民家中做拆危拆旧的思想工作,甚至吃了多倍的止痛片参加户主会议,这也激发了大家的干劲。”王勇刚说起这段经历十分感慨。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神背组的52间,4000多平方米的危旧房、猪栏、旱厕已经全部拆除,建成了文化长廊、停车场、花坛、菜园等,实现了美丽神背,整组推进,共建共享。

王勇刚介绍,在2021年下半年自发组织人力拆危拆旧近4000平方米后,组里与街道党工委和双溪村党总支多次交流,形成了“先试点示范,再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和“一图一表一说明”的建设模式,“一图”指乡村居民点建设规划图;“一表”指居民点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配套项目表;“一说明”指村庄规划说明,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章可循、杜绝拍脑袋决策。

“村庄建好了,更要管护好。2022年3月,我们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村规民约,对村里的土地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村民普惠开支等方面做了规定,改陋习、树新风。此外,通过村民议事会这个‘小制度’议出基层治理的‘大文章’,在党委主导下,村民的意志体现在每一次决策中,真正做到了‘村民的事村民自己定’。”王勇刚说。

2024-07-15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杨岚 ——湖南资兴市东江街道双溪村村民小组的环境治理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4888.html 1 村民自治让乡村换新颜 64,88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