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采访对话的主人公,是一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变革的青年亲历者。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期间,她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生又到教师的多重身份转换。其间,她的足迹踏遍幼小中大学校园,更经历了从祖国边疆到华北平原再到非洲大陆数万公里的空间跨越,亦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编者
懵懂中便实现了翻山越岭
“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走出新疆,就那样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天津,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心情,说是万分激动也不为过。”
2013年,刚过18岁的周夕冉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新世界。基于自己幼时的教师梦,她选择了一所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开启了四年的本科生活。
“回首这十年间的时光,有时仍觉不可思议,自己竟有机会走到那么远的世界,见过那么美的风景。我想我今天所拥有的这一切,除了要感谢老师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外,最感恩的还是祖国为我们提供的丰富又多彩的享受教育的机会。”周夕冉一边回忆一边感慨。“每一段教育的合力促使我的生活变得更精彩,精神世界变得更富足。”
“非常充实”是周夕冉对自己大学生活最直接的概括。“上大学过程中,我和身边的同学们经常会沉浸在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学校里开设了各式各样多彩的校园活动,辩论比赛、团支部活动、舞蹈比赛等,我们还有机会一起头脑风暴。”
“感觉自己朝气蓬勃,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想浪费。”大学期间,周夕冉还辅修了第二学位,在毕业时顺利地拿到了“教育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我就想充分用好政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成长平台和资源,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底气地走到工作岗位中,实现个人价值。”回忆起自己当年的所思所想,周夕冉说。
读书的日子充实又温暖
通过层层选拔,2016年秋天,周夕冉收到了校内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周夕冉说,在这项保研政策的支持下,自己有机会可以提前筹备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这帮助我顺利地实现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身份过渡,让我的研究生生活从容了很多。”
“除学业上获得的各项政策支持外,生活上我也切身感受到了政府和学校对青年学生的爱护。”周夕冉回忆,在读研究生后,就不再向家里要学费、生活费了。“政府和学校颁发的各种奖助学金,基本实现了对学费和生活费的全覆盖。”
安心无忧地学习、健康无虑地成长。在爱与馈赠中,周夕冉也想用行动对自己满满的收获做些回馈。读研期间,在繁忙的学业生活中,她积极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等学生干部,“自己是党员,本科就在本校就读,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会更熟悉。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服务更多的同学,做好身边同学和老师互通交流的桥梁。”
周夕冉说,后来的自己才渐渐地发现,正是曾经的各种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才促使她可以更成熟并富有经验地处理与他人协作、组织活动实践等现实工作。“在教育中收获的每一段经历,后来都与我融为一体,成为我生活的宝贵财富。”周夕冉再次感慨。
祖国的魅力远超想象
在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课程,基本达到毕业条件后,周夕冉又做了一个决定——去非洲做中文教师。“当时,我了解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原国家汉办)在我们学校招募中文教师志愿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就特别憧憬。希望能通过我的力量把祖国的文化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这也算是渺小的我对祖国数年栽培的一份回报。”
2018年,如愿获得相应资格后,周夕冉毅然暂停学业前往非洲,并成为当地孔子学院的一名志愿者教师。“那时心情除了激动外更多的还是紧张。想着自己还是学生,怕课讲不好,辜负了祖国的重托。”带着忐忑的心情,周夕冉开始了新角色的转变。“结果到了那边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们的汉语教育已经很成体系,教材、讲义等都很完备。这极大程度地减轻了我们备课、上课压力,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我们作为新手教师的教学质量。”
“到了非洲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汉语热’作为一种潮流正在席卷非洲;当地民众对中国人大多十分尊重和友好。因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也会经常和我们表达感谢。很多类似故事,常常使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迸发,更勉励我要对得起自己作为一名中文教师的责任。”
“学生们都很喜欢中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每次上课时,教室里都坐满了人,他们在本子上做着密密麻麻的笔记,不时地好奇提问……很多时候,我都会被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感到震撼。”周夕冉说,丰富的生活体验,也促使自己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外国友人都对我们的文化如此敬畏和欣赏,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深刻领悟其背后的内涵,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重回祖国,如愿从教
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让周夕冉的心里的教师梦变得更加触手可及,也变得更加坚定。
“回国后,我期望成为一名一线教师的求职目标更加清晰。在我看来,成为教师,可以帮助更多人健康自由成长,引导更多学生享受知识的价值,可以培养一批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栋梁之材,这是人生之幸。”选择了这份工作,便也选择了一份荣光。周夕冉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踏上了人生的新阶段。
2020年,归国完成毕业论文并顺利毕业的周夕冉考到了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公办幼儿园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从教生涯。“最初在找工作时,我也曾纠结。自己到底是要到高校做一名思政辅导员,还是坚持自己的本专业做一名幼儿教师。最后,带着内心深处对幼教的热爱,我走进了幼儿园。”
“舞台广阔,大有可为。在教学实践中,才发现还有太多的育人规律值得教师们探究,有太多创新的育人方式方法等待教师们去实践。”周夕冉说,自己走进幼儿园后,更深切地体会到——于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而言,学前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于一个孩子而言,学前教育正在悄然间塑造着每个孩子一生的特性。
“现在,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更加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加关注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周夕冉眼中闪着光,说特别荣幸,在这样的科学育人理念的深入推进中,自己是见证者和亲历者,身在其中的她还想要做得更多。
“我想去更深入地探索学前教育的育人奥秘,希望自己还可以成为一名有深入理论支撑能力的实践者。所以,除教学工作外我也鼓励自己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作为园内引进的高学历师资,她担起了园内教研组长的重任,与同事们一起扎根一线、共学共研。“要对得起国家给予我们的各种期许与鼓励,更要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周夕冉笃定地说。
从一名新手教师的懵懂至今,周夕冉说自己似乎在工作上变得更加成熟了。她向记者介绍,就在前几天,她刚刚竞聘成为了新学期小班的带班“班长”。
“年轻人还是应该走出舒适圈,不断地挑战自己,最大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周夕冉看来,这也是自己作为学前教育人对初心的坚守,更是自己对祖国教育多年栽培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