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是刘半农命运大转折的一年,细细探究起来,几乎就是靠着一篇文章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1912年3月,刘半农与其弟刘天华到上海谋生,在开明剧社任编辑;1913年春,转职在中华书局任编译员。1912年到1916年,刘半农除了做编辑,另外写了多篇言情小说,给当时的出版物投稿,赚取稿费过日子。但1916年寒冬来临之际,报社停业整顿,剧社因故停业,刘半农的编辑工作也走到了尽头,兄弟二人在最困难时,一件棉袍轮流穿着外出,蹒跚在寒冬里。无奈之下,刘半农带着弟弟、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女儿落魄地回到江阴老家,生活非常拮据,只能靠变卖家什和借贷度日。
天无绝人之路,恰在这段时间,常州当地豆业老板、开明人士刘润赓在位于焦溪南街70号的刘氏宗祠,创办了新文化实业学校(又称“焦溪西校”),传授西方科学技术和新式知识。经常州府中学堂(今江苏省常州中学前身)屠元博校长向刘润赓推荐,刘半农兄弟于1917年春节后,即赴焦溪西校任教,刘半农讲习新文学,刘天华讲习国乐。
在焦溪西校教书的那段时间,是刘半农人生最为低潮困苦时期。也就是在任教的3个月后,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之文学改良观》,被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慧眼发现,便破格聘用仅初中学历的刘半农来北大做预科国文教授。
1917年的7月,既是学校放暑假,又是一学年的结束,刘半农辞退了焦溪西校的教书工作,找到了蔡元培,从此改写了人生的命运。同样是在1917年冬,他试探着在文章中用“她”字,在北京的两家小报上发表,窥探当时人们的反映。1918年1月,刘半农又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成为了《新青年》的四大“台柱”之一。1920年,刘半农赴欧洲深造,初入英国伦敦大学院,在语音实验室工作。
这么看来,刘半农命运的改变,就缘于一篇文章的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