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教育

坚持系统思维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金凤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30日   第 10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部分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本期邀请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高金凤分享学习体会。

——编者

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四部分专题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决定》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纲领性举措,并提出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在三位一体的目标引领之下,分段论及教育、科技、人才各自领域改革的重点和要求,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在笔者看来,将教育科技人才置于创新与改革的语境之中系统论述,其本质要求我们要回应好教育的根本任务,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确保教育及科技人才等领域的系列改革始终不偏离教育的本义。

科技自强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国力竞争主要体现于科技竞争的当下,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已成为教育面对的重大命题。《决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意味着教育改革不能只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而应该围绕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着“以终为始”的思路,进行培育完整“人”的顶层设计。确保教育每一个阶段各有担当,且能保证培养人才的方向一致、系统发力。就拔尖创新人才而言,其成长与发展需要特殊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系统支持。

首先,建立发现支持机制。从教育实践看来,创新拔尖人才未必就是通才,也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考高分的孩子。尤其,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是孩子的思维习惯、方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兴趣萌芽和生长阶段。幼儿园和学校要给孩子奠定宽阔厚实的地基,努力以教育的丰富性探寻孩子的可能性,以独特性的教育去顺应孩子的差异性,以有意义、有意思的挑战性任务去激发孩子对世界、对生活、对未知的兴趣,而不是用程序化的知识去填充孩子的大脑,浇灭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要赋予孩子可自主管理的时间,在图书馆里设立阅读区、奇思妙想区,在学校木工坊,设立破坏建构区,支持孩子敢想、敢创。针对城区挤、农村弱的情况,提前应对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用城乡教育联盟资源共享的优势,将农村学校闲置的教室、功能室进行教育场景重构,在城乡之间设立“智慧云教室”“AI学习室”,以一台电脑、一本好书、一位导师、一群孩子,建立非正式学习空间,以实现城乡孩子跨区域的混龄学习。

其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贯通培养需要基础教育理念的革新,要将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和教育实践贯通基础教育全过程。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也涌现出不少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担当,提出要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未来人才。这就需要学科教师要能把育人总体目标具象化到日常的每一节课中,还要能够“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关注学段之间、学科之间的关联,做到心中有“人”。课堂的变革必然驱动课程创新。《决定》还要求,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所提及的“一体化”,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组合,更应该是基于同一主题下的课程、课堂共同建设,其教学目标是指向人的发展进阶,需要不同学段之间教师的对话、共建、异构。由此可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是育人工作中系统思考、整体施策的又一个具体化表现。

最后,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教育改革的真正推动者与实施者是教师。无论是“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还是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抑或是课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科学教育加法实践,都离不开一支专业敬业且精业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改革从“愿景图”到“实景图”的必然之需。第一,要前瞻布局教师培养。基于科技发展、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提前谋划教师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标准。一方面,师范院校应主动对接各学段对一线教师的客观需求,校准学科设置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跨专业发展的培训,促进教师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背景。同时学校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以项目首席等身份吸引更多教师成为学校首席教师,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第二,要尊重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尤其是对于有个性、有创新力的教师,要为他们建设更包容开放的成长空间。蔡元培先生正是以“包容并蓄”之势成北大之独特。当前创新拔尖人才贯通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校要创造更多“第三空间”,引领教师自发组建各类学习研究组织、建构研究性学习场域,鼓励教师成为创新方法和见解的教育行动者。学校还可以以各类非行政组织取代行政组织,实现学校管理从“行政喊话”向“专业对话”转变,释放教师主体能动性。第三,各级党委政府及学校要不断完善支持激发教师创新创造的机制。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地方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配套建立相应教师尊崇举措,让教师充分享受职业的尊崇感与幸福感。学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连接学校既有教师文化,塑造学校教师的精神长相,引领更多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2024-07-30 高金凤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561.html 1 坚持系统思维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65,56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