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12人参与问卷调查,愿意参保率达到83.04%。”这是河北省保定市就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反映出群众的强烈所盼。“筹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保定市着力推动的一项工作,被写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保定市政协将其作为年度履职重点,助推工作有效开展。
为掌握一手情况,保定市政协会同市医保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与相关委员和人才库成员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医疗、养老、康复机构进行调研。8月12日,在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与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探讨,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在思路谋划中明确方向。
“截至2023年底,保定市60岁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2.02%,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赵峰委员说,初步统计,全市失能人口超过3.5万人,其中84%为60岁以上人口,不少家庭面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扰,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长期护理保险持续稳定运行,需要有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郑思海委员建议,建立一个多元化、独立的筹资机制,形成以单位和个人为主,以财政补贴为支持,以商业保险、福利彩票和社会捐赠为补充的筹资机制,减轻参保人员家庭负担,实现高质量的长期护理服务。
为将好事办好,避免经办长期护理保险等待期长、受理点少、群众不便等情况出现,河北金融学院教师孙晓然建议,注意优化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将网络由市县延伸到乡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经办服务效率。
“在医院开设长期护理保险病区,是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落地、促进医养结合的重要举措。”姚宁委员建议,调整医疗机构闲置床位,通过政策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开展专护病区,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高质量照护服务,实现既不再占用医保统筹资金,又能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护理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专业、可持续的护理服务体系支持。孔春梅委员建议,完善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卫生、教育、民政等部门协作,积极发展护理服务教育,面向护理服务从业人员,大力开展各类学历及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育优质的老年护理服务专业队伍。
保定市已起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形成比较完整的制度框架,市政府党组成员马义民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对制度政策进行再调整、再完善,希望委员继续关注,让长期护理保险成为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的坚实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市政协副主席王保辉表示,全市政协组织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政协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长期护理保险早日在保定落地落实,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