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共创和谐共进文明

李岩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21日   第 12 版)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建筑上的完美体现。从北端的钟鼓楼出发向北,即可抵达奥林匹克景观大道,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交融出一个科技、绿色、人文的园地。登临奥林匹克塔远眺北京中轴线,川流不息的城市主干道承载着中国速度;景山、故宫庄严巍峨,伸展传续几千年中国精神之气魄;“鸟巢”“水立方”灯火通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双奥之城北京的奥运精神。

8月11日,从巴黎奥运会传来喜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40金27银24铜,总计91枚奖牌的佳绩。华灯初上,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夜跑的人们为此欢呼雀跃。北京,世界首座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在不少书籍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足迹。比如《见证中国双奥》,记录了历史,也记录了奥运豪情。这些文字珠玑激励着我们一起向未来。巴黎,《奥林匹克宣言》的诞生地。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奥林匹克运动成为现代社会的体育文化景观,它重团结、拼搏与奋斗,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人类智慧与技能的辉光闪烁。奥运会是团结和友谊的象征,是文明互鉴的结晶。2024年也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中法两国以文化和体育为媒介,不断增进交流互鉴。

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令鼎”刻有一段铭文,记载了周昭王在一次藉礼、飨礼、射礼后,临时增加的一次“竞跑”活动。这次竞跑包括了比赛距离、比赛对象、胜出标准、奖品等竞技体育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早期中华文明中对速度与比拼的追求。《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中提出的“六艺”中的“射”,既是对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华体育文化的体现。“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种射礼为射箭提出了技术标准和仪态要求。

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及画像砖,则体现了竞技的力量。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帛画,相对的角抵力士准备决一胜负,健硕而绷紧的身姿呈现了自然的力量,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早期呈现。

中国古代对球类运动的热爱,也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留存至今。曹子建在《名都篇》中歌咏“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说的即是发端于汉代、兴盛于唐宋的击鞠运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藏章怀太子墓中的《马球图》,数十匹骏马驰骋赛场,骑士驱马击球,画面彰显了浓烈的竞技精神与团队精神,是这一运动繁荣时期最好的文物佐证。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蹴鞠,从战国中期绵延至清代,历经王朝更迭却历久弥新。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的壁画被梁思成、林徽因赞为“极罕贵的遗物”“未见过的独例”“绝端重要的史料”。在壁画反映的丰富的市民生活中,一幅《捶丸图》展现了宋元温和却更加强调技巧性的捶丸运动。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通过竞技不断提升着自己的适应力,不断地突破极限创造历史。体育精神在中华文明中延续几千年,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在跨越时空中交相辉映,展现着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相生相宜的无穷魅力。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1年,国际奥委会将“更团结”的理念加入奥林匹克格言,成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奥运会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交流的桥梁。我们要深入认识理解中华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

2024-08-21 李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594.html 1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共创和谐共进文明 66,5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