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权益

协商共建,为盲人朗读者“安个家”

——探访全国首个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

通讯员 聂伟 杨鼎 朱兰平 本报记者 江迪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8月23日   第 10 版)

8月的江苏省泰州市。走进春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服务大厅,墙上“春风十里,幸福有你”的字样十分亮眼,如一缕清风沁人心脾。

全国首个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在该中心二楼。为了方便盲人通行,楼里专门安装了一部无障碍电梯,电梯里配有盲文触摸板,盲人可独立操控。集结地成立3个月以来,这里总是人来人往。

“‘明珠朗读’的诞生,源于一档‘坡子街·盲人朗读’的栏目。”中国盲协副主席、泰州市盲协主席封红年介绍道,由于当地缺乏适合盲人的文化资源,2021年5月,在他的推动下创办了该栏目,“最初的设想很简单,就是邀请一些盲人来读他们喜欢的文章。”

为了激发更多盲人朗读者的热情,栏目成立不久后,泰州市盲协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盲人朗读线上培训班,“后来我们还办了两期后期制作培训班,在线为盲人们传授朗读技巧、作品剪辑、音效处理等,希望能打通盲人朗读的‘最后一米’。”封红年说。

让封红年惊喜的是,短短3年时间,这支盲人朗读团队愈发壮大,由泰州本地的几个人到覆盖全国100多位盲人,收听人数超过30万。他们还从线上走到线下,参加泰州市第二届胡瑗读书节、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省残联社会助残服务项目发布会等活动……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盲人渴望“明珠”,朗读如沐春风。如何将“坡子街·盲人朗读”栏目从“线上”落户到“线下”?如何实现“民生关爱”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让“盲人朗读”与“书香政协”相互赋能?这件事又成了封红年新的牵挂。

不久后,泰州市高港区政协组织区政协委员开展协商议事,最终确定依靠现有资源,在明珠街道春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个实体化的朗读者集结地,为全国盲人朗读者安一个家,为更多盲人朋友打开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窗。

泰州盲人朗读的试水成功,也引发了中国盲协的深度思考:语言艺术能不能成为盲人就业的一条新路径?去年,中国盲协和中国盲文图书馆专门在泰州召开全国盲人多元化就业研讨会,为盲人朋友探寻更多新职业发展渠道。中国盲协还举办了全国盲人有声主播培训班,开展全国首次盲人朗读艺术等级测试、颁发等级证书,鼓励引导各地推广盲人朗读。

朗读者招新、作品审核、“明珠朗读”视频号更新、开展与不同群体的合作和公益活动……全国首个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成立后,朗读者们忙个不停。

他们有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需要在线完成——打理“中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微信群。每天,工作人员在群里给大家发放“朗读订单”,及时处理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难题。“群里谁有事,群友们一起出主意,像家人一样相处。”封红年说。

通过朗读,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热爱生活;通过朗读,他们在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来自深圳的胡明晖,在广东省第五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暨首届盲人散文创作大赛上荣获朗诵一等奖、创作二等奖;来自内蒙古的张婷,一举斩获第五届“华韵之声语文朗读大会”全国总决赛成人组特等奖。

这些“看不见”的“明珠朗读者”,身上却闪闪发光,点亮了更多的人。

在甘肃兰州,每天上午9时,杜当愚便坐到电脑前,等待学生上线。他是一家公益机构的英语教师,“盲人教师的语速慢,对于初学者纠正效果显著”。蒋忠玲是新疆乌鲁木齐的一名推拿技师,她加入了当地爱心志愿者队伍后,经常为天山区的残疾人爱心演出,为患者和老人义务按摩。梁素菊是广西第一个盲人大学生,如今在南宁市福利中医医院担任推拿医生,积极为中途失明者提供康复培训,帮助他们重建生活。山东淄博的张建霞组织了一个盲人运动协会,带着全国各地盲友一起跑步,“除了看不见,我们什么都能做!”张建霞自信地说。

■记者手记

这是一群珍惜机会的人。身体的残缺,让他们珍惜每一次被看见的机会。他们说,因为生活中能去经历、能做主的事很少,奋斗是“修补”残缺人生的法宝,朗读是他们不出家门就能去往外部世界的“一条路”。

这是一群内心阳光的人。他们内心充满诗情,向阳而行。朗读让他们点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成为照亮更多视障者的一束光。

这是一群充满梦想的人。为了圆梦,他们拼尽全力。虽然看不见,但他们照样干编剧、写歌、配音、拍公益短片,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春风十里,幸福有你”,春风社区墙上这句标语,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追求更幸福未来的期盼。

2024-08-23 通讯员 聂伟 杨鼎 朱兰平 本报记者 江迪 ——探访全国首个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6691.html 1 协商共建,为盲人朗读者“安个家” 66,69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