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穿梭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之间,其两侧繁茂的植被和山峦在夕阳照耀下金光闪闪,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这是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参展的油画作品《金色旋律》。
为何选择“长城”作为此次创作的对象?范迪安向记者描述了写生时那一幕幕动人的景象:站在北京古北口长城上极目远眺,可见长城巍然屹立而绵延不绝,犹如视觉的旋律。北京的秋天,满山透溢出浓郁的色泽,更是增加了长城景观的辉煌。在脊梁上印记历史的沧桑,于斑斓中蕴含深厚的内涵,这正是长城值得用绘画语言讴歌的魅力。他希望,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中华大地壮丽自然景观的雄浑之美,更能触动人心,深化公众对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凝聚民族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国家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组织创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大型雕塑和党史美术创作工程;组织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参与策划《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诗画中国》系列专题片;组织央美师生为英雄造型、为劳模画像,走向生活、走进乡村,开展“见证雄安崛起”“描绘大美凉山、描绘时代新貌”等活动……这些年,在反映新时代主题的美术创作中,范迪安步履不停,一直思考着、实践着。他表示,新时代美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以浓墨重彩描绘时代发展的恢宏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中国美术界在新时代的发展就突出地展现了这种追求。
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范迪安在美术和美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委员作用,彰显委员担当,努力体现全国政协委员应有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范和良好作风。他说,“我深深感到政协这个大家庭给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是全面的,既有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有发挥优长、积极履职的机会。”
15年来,范迪安多次参加全国政协书画室组织的主题性调研采风活动,用画笔描绘新时代新气象,留下了一幅幅美术精品。谈起那一段段难忘的调研经历,范迪安觉得受益匪浅:“通过采风,得以考察历史人文遗迹、革命历史场所,得到踏访现场学习党史、革命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增强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通过实地调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情况,了解社情民意,也为收集素材、准备提案提供了机会。”为此,他提交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加强‘美育学’学科建设”“关于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艺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加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等多件提案,推动了美术创作与美育教育的发展。
让范迪安记忆深刻的是,他连续几年参加全国政协书画室“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采风调研,走进陕西、山西、宁夏、青海等地,感受中华民族母亲河蕴含的深厚人文内涵和新时代生态保护、家园建设的新貌。母亲河的变化使他倍感惊喜也倍受鼓舞,写生创作了一大批富有鲜活气息的作品。
多年的履职经历和美育教育,使范迪安深深感到,今天的美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包含绘画、雕塑、建筑、公共艺术等丰富内容的“大美术”时代,在艺术设计领域展现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广阔天地。“在‘国计’与‘民生’的宽阔空间里,当代艺术设计发挥了改变生活、美化生活的积极作用。”范迪安十分看好“大美术”的广阔前景,他认为,要打通“大美术”和通过美的传播提高社会公众审美素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美育”,推动美术的创新发展,就要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美术和造物美学传统,在当代美术语言和方法论上,美术工作者要在积极借鉴国际艺术有益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美学观念、造物智慧和工匠精神中汲取营养,使美术和设计作品成为美的载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融合传统文化精华的当代表达中彰显文化自信,起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重要作用。”范迪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