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民意

从公交婚车说起

本报记者 范文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4日   第 10 版)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新礼公园内喜气洋洋,由潞城镇政府主办的以《传承·爱》之“龙腾盛世 爱满潞城”为主题的第十届集体婚礼在这里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以宋朝为背景,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浪漫盛宴。本报记者 田福良

今年6月,在某乡镇街头,两辆特别的公交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车辆周身布满了喜庆的红色元素,车头贴喜字,车内挂红花。车厢内,一对年轻人身着华美婚服,在亲朋好友的共同见证和陪伴下,“公交婚车”内一路欢声笑语,将接亲的仪式感拉满。

推行集体婚礼、低碳婚礼等特色婚礼,倡导树立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用简朴大方的方式增加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告别铺张浪费;开设新婚辅导,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近年来,我国各地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婚俗改革、移风易俗,婚嫁新风正逐步形成。

婚礼,蕴含着人们对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希冀。然而,一些地方还存在高额彩礼、低俗婚闹、铺张浪费等现象,让传递幸福的婚礼“变了味”。这些陋习的存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扭曲了正常的价值观。例如,高价彩礼使得部分家庭因婚致贫、因婚返贫,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大操大办的仪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与现代文明理念背道而驰……这些陈规陋习,往往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喜事新办”是近年来移风易俗工作中一项新的探索,如何保持其长久性,笔者有以下思考。

首先,要健全制度、抓好落实。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文件,形成制度。如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出台了《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活动方案》等11个文件;宁夏银川市按照《银川市持续强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评价体系。这些政策有举措、有力度、有成效,但是关键要持续落实好。要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形成各地农业农村局、宣传、民政等部门分工协作,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各方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到“有举措、有台账、有特色、有保障”,努力推动文明新风持续焕发新气象。

其次,要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各地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体系,建立起各部门分兵把口、合力推进的联动机制。从实践看,各地区各部门应突出抓好几个重点:一要抓住“关键少数”,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二要健全制度规范,细化实化约束性措施,把婚事新办简办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婚俗改革的参与者、践行者、宣传者;三要加强婚恋服务,动员各方力量开展帮扶,真正给婚事减压。比如江西省全南县97个村(居)创新成立“喜事管家”群众组织,提供全流程婚嫁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总之,要依法依规、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才能让群众既改变行为又提升认识,以清风正气有效抵制歪风邪气。

最后,要树立优秀典型,宣传“喜事新办”。没有优良传统,就没有文明;不能扬弃陋俗,就难以进步。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尤其是运用新媒体广泛宣传“喜事新办”等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要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群众,主动摒弃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相关社会组织和团体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移风易俗活动,如集体婚礼、文明家庭评选、志愿服务活动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移风易俗的主体,也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践行文明新风。

2024-10-14 本报记者 范文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590.html 1 从公交婚车说起 68,59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