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中华民族中重要的一支,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品性、风俗习惯与方言文化,是汉民族中特征明显、个性突出的一个地缘性群体。经过2000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客家民系已逐渐演变成有着近一亿成员的庞大民系,遍布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迁徙史。他们由中原地区经运河,再到长江,出长江到鄱阳湖,逐步到赣南,再往闽西、粤东、粤北,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
“无客不住山,逢山必有客”,是客家人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位于江西赣南的崇义县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置县,是王阳明以“崇尚礼义”之意取其名。县域内山脉纵横交错,群峰起伏连绵。唐宋时期已有客家先民迁入崇义境内,据有关史志推断,崇义客家梯田最迟于南宋就已形成,至今至少有800多年的历史,成为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客家人将传统农耕技术带到了这里,依托山势在不同等高线上修筑了大大小小的水田,通过山顶种植树木和竹林截留、储存天然的降水,形成了泉水密布的高山湿地,湿地的水以溪流、山泉的形式流入村庄、梯田,而大面积的水田和河流蒸发后产生的水汽在空中形成云雾又以雨水的形式回灌山地与河谷,形成了一个优良的水利灌溉循环系统。
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主要分布在崇义县上堡乡、思顺乡、丰州乡3个乡26个村,连片面积较大的梯田群位于上堡乡水南村、赤水村、良和村、正井村等地,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一排排、一垄垄的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部厚重史册,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勤劳和智慧。崇义客家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先后被评为“最大的客家梯田”和“中国美丽田园”。2014年被原农业部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与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名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22年被国际灌排委员会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作为“丘陵上的民族”,客家人在融合南北文化的基础上,凭借崇尚自然的生存智慧与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真实反映了客家族群适应自然、改造自然,顽强生存于山岭之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
客家人在开垦和修筑梯田的基础上形成了引洪漫淤、保水、保土、肥田的梯田技术和理论,如稻草还田、绿肥种植、施人畜粪、养红花草等增加地力的肥田法,通过稻田养鱼、养鸭以增加地力,消除杂草害虫,并形成了森林/竹林-村庄-梯田-水流的山地农业体系。通过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保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梯田系统成为珍稀动植物的良好栖息地,形成了山林祭祀等生态文化和刺绣木雕、竹制工艺品等客家艺术;通过大大小小的水田,加上山上森林和竹林的蓄水作用,有效减小了洪涝、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梯田劳作,传承了先祖勤劳克俭、尊老敬宗的精神,以及舞春牛、龙灯制作技艺、黄姜豆腐制作技艺、米酒酿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为当地居民食物供给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黄元米粿、艾米粿、九层皮等传统客家美食以及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习俗。
客家人历经坎坷形成的艰苦卓绝的精神,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锚定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梯田文化景观旅游点、农耕文化的展示窗口、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优秀示范地目标,打造了“崇水山田”区域品牌,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传统农作物品种和传统畜禽品种多样性的保护;将优质的文化、生态、农业资源与康养、研学、体育等旅游业态发展互通共享,实现倍增效应,探索出“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基、以旅游为体,实现农业、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