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高度重视工程师队伍建设。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2018年,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2022年,教育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已经成为我国博士专业学位的主要类型。近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研究制定了《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对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自主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开拓意义,本期特别关注。——编者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了由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研究制度的《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基本要求》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关键问题,更加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放心啦。”一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小章向记者说,一直以来,自己开展的都是工程实践方面的科学研究,特别需要以实践成果等非论文写作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业成果。这项文件的颁发,为小章持续开展实践性成果探索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基本要求》首次明确了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范围和质量要求,首次明确了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学位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定位和标准,这对工程博士人才培养工作而言,具有特别重要开拓意义。”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徐礼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对我们工程人才的培养规格、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基本要求》的发布是推进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之策,也是高校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所强调的‘推进高校改革’的切实之举。看到党中央如此重视我们工程师队伍的建设,我作为深耕在工程实践一线工程师、育人一线的教育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徐礼华说。
据悉,此次颁布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多元化”,即其打破过去获取学位必须依靠学位论文的固定方式,提出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据实践成果的方式达到毕业标准并获取学位,鼓励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实际开展具有前沿性、应用性、跨学科、创新性的探索。
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小李表示,听闻《基本要求》发布,感到非常兴奋。但他预计在短时间内,自己并不会因为文件的发布而调整日常科研工作。“虽然很期待以实践成果的方式完成学业,但我现在还不能确定学校会以怎样的方式去认定相应的成果。且我现在已经博三,前几年都在为毕业论文开展研究,暂时看来还是以传统论文的方式实现毕业更为稳妥。”
徐礼华表示,《基本要求》的发布为更强调实践性、创新性的工程人才培养开了个好头。“但更重要的是,各学校要基于自身的人才培养现状和需求,科学有序地探索更具体可行的实践手段。”
徐礼华举例指出,由于一项工程实践成果往往集合了团队的力量,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公平地判断个体在工程实践中的创新价值,也需要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再根据自身特点再细化对工程人才的评价体系。“且《基本要求》相当于对工程博士毕业的‘出口端’做了比较明确标准体系构建。但若想真正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还特别需要关注入口端的人才选拔、过程中培养协同机制构建以及导师实践指导水平提升等问题。”
“在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工作上,各学校应深入开展产学研实践,与一线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具体可以在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方案的策划等方面,积极借鉴产业生产链的经验。与企业一线搭建稳定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探索对工程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基于企业对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适当开展‘订单式’的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徐礼华建议。
今年两会,徐礼华委员就曾围绕工程教育问题,提交关于“提升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案。徐礼华认为,这对于工程博士特别是专业学位工程博士培养而言特别必要。“如《基本要求》强调学生可以以实践成果的方式达标毕业条件,但这首先需要导师群体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如果工程教育的导师都普遍缺少实践经验,只是从‘书本’到‘书本’,那么他们将很难引导学生去真正找到并关注工程一线的‘真问题’,更难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合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