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 理论逻辑和实践创新

齐成龙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05日   第 10 版)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出路所在。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这为新征程上做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就基本内涵而言,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各类课程及其教学进程,课程思政要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实现精神成长,促进德性的弘扬,培养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天然的精神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课程思政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和支撑,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将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汇聚“向善向上”的真善美正能量,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应然之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理论逻辑

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落实到教育行动中,就是在高校课程思政中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息息相通的思想精华,使其充分融合。比如,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而“将人作为承道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精神,二者有着共同的内在契合。长久以来,以儒学教育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把人的成长、发展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无论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使命,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人本思想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在为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依据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选择。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培养思想品质过硬的栋梁。“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这些文化理念,不仅是经过时代锤炼、流传于世的思想精髓,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内在精神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塑造思想和德育理论,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提供了具有中国传统智慧、中国传统底蕴的解决方案。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中,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大有裨益。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浸润滋养,实现立德修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润物细无声中认识自身所肩负的时代使命,自觉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既呼应了高校的育人目标,符合对高校大学生通过练就过硬本领建设国家的时代要求,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内在精神塑造的涵育功能与价值。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大增强,在外来文化、亚文化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学生的价值和文化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点,课程思政不仅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自信的重要一环。高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根植于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升民族归属感,从而主动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进一步使高校课程思政与时代要求、国家需求接轨,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

坚持教学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相统一。帮助青年学生解决人生困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就必须紧密贴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个性特点和所思所想,激发他们自觉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思维、中国智慧”指导自身发展。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贴近学生的思想共鸣点、情感触发点的教育内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圣人、贤人、仁人、志士的人生故事、君子品格与道路选择的激励、感召作用,借由中国古典艺术作品陶冶情操、涵养性情的功效,开展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各个环节。譬如,在讲授“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时,就可以引入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名人志士的生动素材,帮助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与现实生活的共鸣,唤醒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动力。高校要不断加强优质文化和精品内容供给,开发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精品课程,让学生在与生活贴合的课程中找到情感联结,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荣誉感,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当前,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并不理想,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主题内容同质、互动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学,要在实践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与课程教学精准融合。具体来讲,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强互动性,例如让学生亲身参与课堂讲述,通过热点问题辩论、个人或小组汇报等方式,不仅能在理论学习阶段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在亲身参与中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其次要进一步开拓专业实践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开展文化调研、读书交流会等,推动传统文化与线下实践相融通;此外,还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例如通过“学四史·迎百年”书法大会,把党史“写出来”;通过学子共唱红色歌曲,把党史“唱出来”;通过《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手绘展》,把党史“画出来”等,让沉浸其中的青年从历史文化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学思践悟、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进青年学生的心田。

坚持文化主体性与时代先进性相统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应时刻保持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主题紧密相连,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与时代合理性,令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先进性文化。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现代中国社会所需求的核心精神,是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经过提炼所得出的价值观精髓,具有鲜明的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化特征。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其每一部分都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思想渊源。以此为例,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被积极践行,是因为其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性在新时代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凝结的文化精髓所带来的不竭动力。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从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奋进起点上构成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

2024-11-05 齐成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595.html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 理论逻辑和实践创新 69,59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