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

提升孩子在一辈子生活中都需要的素养

本报记者 朱英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05日   第 10 版)

生活中,具备什么素养的孩子会被视为优秀的孩子?

也许很多人都会用“听话”“成绩好”等关键词作为这一问题的答案。

11月2日,在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褚宏启表示,时代变迁促使整个社会对人才的核心素养要求也已迭代升级。“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但实践中往往就会走进误区,即认为‘听话’就是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好,孩子就有了一颗‘温暖的心’,可以与人为善;认为‘成绩好’就是智力因素发展得好,孩子就有了一个‘聪明的脑’,可以化解问题、破解困难。”

事实果真如此?

对此,褚宏启举例予以回应——当前有很多的学生空有好成绩,他们对“标准答案”有着精准的研究和判断,但却往往处处谨慎小心、唯恐出错。在面对生活和实践场上的真问题时,也可能缺少勇气以及创新思考的主见。同样,一些看似“听话”的“好孩子”,在生活中会因为惧怕权威而表现得畏首畏尾,甚至还有一些孩子会为迎合他人标准而出现表里不一,难以真实地面对自我、完善自我等问题。

“要走出只追求成绩这一单一目标、只强调死记硬背这一僵化方法的桎梏。”褚宏启认为,教育应培养学生在一辈子生活中都需要的素养,而非拘泥于一时的“成绩”高低。“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具体到生活中这通常需要依靠三条路径——中高考、找工作、职场晋升。而部分家长和教师过多地将关注放置在最前端的‘考试’,过度强调孩子‘会做题’的能力。忽略了其作为一个生命体在持续的生命历程中,‘找工作’所需的‘会交流’的能力,‘职场晋升’所需的‘会创新’‘会合作’的能力,等等。”

教育要帮助孩子过好这一生一世,而非大中小学阶段的一时。褚宏启呼吁,当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一时和一世”的关系,其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更倾向于对人记忆力的考察,但是在人的认知能力层次中,这是属于较为初级的能力,他只倾向于让人们学会知识、了解概念。但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面对科技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孩子们的创新力。可以说,在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褚宏启说。

2024-11-05 本报记者 朱英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594.html 1 提升孩子在一辈子生活中都需要的素养 69,5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