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B版:慈善周刊

百城万个养老驿站走向公众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01月12日   第 09B 版)

  本报记者 赵莹莹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76亿。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我们该如何应对?针对困扰许多家庭的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问题,中国房地产报社发起“百城万站”养老驿站计划,这一公益项目希望能以科学的康复护理,帮助改善更多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

  栗妈妈的“重生”

  1月8日,京西门头沟某社区。

  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照进屋内,安静而祥和。年近90岁的栗妈妈坐在沙发上,不时地闭眼养神。

  神志清晰时,栗妈妈会用家乡话和大家打招呼,但转眼又会对着女儿问出一句:“你是谁?”

  栗妈妈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长达10年之久。像她这样的失能失智老人,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社会需求最迫切的群体。

  1月11日,是栗妈妈“重生”整一年的日子。

  1年前,老人病情已达到临界点,被紧急送进北京石景山医院。历经争分夺秒的289分钟后,夜里22点10分,手术完毕。术后,栗妈妈病情并不稳定,偶尔还会动手打人。

  面对病中年迈的老妈妈,子女们在定时复诊中制定了详细陪护方案,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9点睡觉,细致地标注了每一项看护细节。收集家庭老照片,陪老人看老电影,耐心听她啰嗦……

  栗妈妈是康复护理员涓子陪护的第3位失能失智老人。

  50岁的涓子每天给老人洗脸梳头、听老人讲故事、陪着聊天。老人夜里睡不好,时常自言自语,她一晚上要爬起来十几次。

  “对于这些老人,我打心眼儿里放不下。”涓子告诉记者,工作中承受过生老病死的伤痛,也曾让她内心挣扎,其间改做过保姆、照顾孩子,可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老年人身边,“毕竟,有太多家庭需要我们”。

  “一切都在好转。”每一天,涓子都会如实记录照护日记,从早晚按时翻身、递水喂饭,到揉按腿部、康复训练,她用细心、耐心和热心,摸清了老人的脾气与喜好,更用自己学到的康复知识,让栗妈妈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

  改变悄然来临。悉心照料加上科学的康复护理,曾经卧床的老人,如今已能慢慢行走。曾经陷入焦虑的一家人,又重拾了往日的欢笑。

  栗妈妈的经历,为失能老人的康复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本。

  “百城万站”计划助力社区养老

  截至2018年底,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对于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中的功能康复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让有失能风险的老年人不失能,让失能老人坐起来、站起来,才能真正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采访中,不少医学专家告诉记者。

  谁来为失能老人们提供更好的照顾和看护?栗妈妈的经历,不经意间催生了一个将惠及万千老人的公益项目。

  在帮助栗妈妈康复过程中,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栗文忠深刻认识到,有效协作和科学照护对于帮助失能老人恢复健康的重要性。

  “但仅仅依靠家庭,尤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对失能母亲实现常态化照顾。”栗文忠说。

  据记者了解,绝大多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亲属不仅缺乏专业的护理常识,还面临长期透支时间与精力。

  谁来照料、如何照护、怎样康复?这绝非依靠儿女或一位保姆就能简单解决的难题。

  面对问题,怎么办?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国需改造的老旧小区约有16万个,尤其突出了对社区养老公共设施完善方面的要求。随后,住建部等13个部委联合出台文件,明确在“十四五”期间投资4000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其中对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机制,比如在改造小区和新建小区中留出200至600平方米空间进行社区养老,有失能老人家庭出现时,这些都将是最有力的保障。”栗文忠说,这样不仅能满足老人离不开家庭照顾与亲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家庭照护负担,通过家庭、社区、社会共同努力,给予失能老人以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受到栗妈妈逐渐康复的启发,栗文忠决定以中国房地产报社为推进平台,计划未来5年内,联合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帮助10万名失能老人走上康复之路。

  有了想法,行动是第一位的。

  围绕计划,栗文忠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试点。

  为了更好解决养老所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在2020年12月20日至27日举行的全国报社负责人交流会上,中国房地产报发出了在全国100个城市改建、扩建、新建上万个社区养老康复驿站的倡议,并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赞同与积极回应。

  “百城万站”社区养老康复驿站计划就此走向公众。

  推动建立失能失智老人服务体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失能、失智群体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通过打造社区养老平台,推动建立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体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群体的共识。“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曹阿民表示,要进一步夯实社区对养老的重要桥梁支撑作用。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张喆人也表示,建立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建议在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和要求,政府应发挥政策扶持和财政导向作用,各部门协力,加大对社区养老支持力度。”张喆人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百城万站”社区养老康复驿站计划倡议发起后的第一次大型公益活动,全国养老驿站用房公益设计大赛已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此次大赛将联合全国百家房企、百家主流媒体、百家设计院共同参与。

  参赛作品要求结合南北方气候特点、小区建筑特点、康复设施应用空间等元素进行综合设计,同时要具备科学化、超前化和智能化。大赛将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设计师,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阳光评选,共同推举100个优秀设计方案,未来将成为“百城万站”社区养老康复驿站设计蓝本,实现“赛有所用”。

  2020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提出四个方面23项举措。

  “《意见》的发布恰如及时雨,为我们推进‘百城万站’养老驿站计划、推动建立失能失智老人服务体系,让更多失能失智老人生活得更有质量带来了信心和力量。”栗文忠说。

2021-01-12 赵莹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9.html 1 百城万个养老驿站走向公众 11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