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空静之美

——读王维诗《鹿柴》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2月21日   第 10 版)

余才林

编者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经典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田,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代代传承,不断发展。本版开设“学术随笔”系列专栏,邀请学者撰文赏析、品鉴经典。首期为南开大学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余才林的“唐诗品鉴”,与读者共同领略唐诗的精深世界。

王维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集中的山水田园诗反映其隐居生活,代表作有隐于蓝田辋川时所作的《辋川集》。

约于天宝三载或稍前,王维得诗人宋之问蓝田别墅,别墅在辋川山谷,其地奇胜,有华子岗、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等。王维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游历其中,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又汇集当时所作山水田园诗,号《辋川集》。《辋川集》诗二十首,吟咏辋川各处景象,一处一景,一景一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下面这首《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辋川的一处篱落,也是一处景点,诗写诗人在鹿柴的见闻感受:空旷的山谷阒寂无人,只是听到人语的回响。夕阳的返照透入密林,晖光投射在满是青苔的地面上。置身鹿柴,耳闻目睹的是一片远离尘嚣的空静而又幽寂的景象。

历来诗评以为此诗有禅意,得其旨趣。诗前两句以人语的回响表现深山的空静,吸收了佛教中的意象。佛教谓万法皆空,世间一切尽为虚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品》说:“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相、如化。”所谓“十如”,其中诸法“如响”就是表现万物的空无虚幻。《维摩诘经·弟子品》还说:“所闻声与响等。”说声音与回音相同,都是虚幻不实的。此句僧肇注云:“未有因山响而致喜怒也。”闻山响而无喜怒,乃是因为山中的回响虚幻不实。可见,在佛教教义中,“响”即是空,诗写山中“人语响”,即表现这种佛教意味的“空”。山中不仅空无一人,而且即使偶尔听到的人语的回音也是空无虚幻的,因而“空山”不仅指空无所有,还意味着山中一切皆虚幻不实。此诗前两句写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佛教的领悟。

不仅如此,此诗之有禅意更在于诗歌的表达方式。清李锳《诗法易简录》卷十三评此诗说:“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山谷原本空廓虚无,万籁俱寂,忽而听到人语的回响,因之更显其空廓寂静;山林深僻,人迹罕至,飞尘不到,显得清幽暗淡,一缕微光返照透过深林映照着青苔斑驳的地面,深林愈见其暗淡清幽。这种以动示静、以有形无的手法出自佛教禅宗思维。佛教禅宗认为动静不二,有无相即,南朝僧肇《物不迁论》说:“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不离动而求静,所以静中有动,诗中“人语响”即用此理。王维山水诗多写此类境界,又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花落,夜静山空,本来是一片空静,忽而听见山涧中传来时断时续的鸟鸣声,山间显得更为幽静,也更为空廓虚无。空静于有动中求,有动的本体是空静,所谓“虽动而常静”。山间人语的回响及鸟鸣声,偶然响起又归于沉寂,正如寺院钟声,从静寂中响起,又消失在静寂中。声响不过暂起,而空静是永恒无限的。

万物归于空静的佛教观念也见于《辋川集》中的其他诗歌。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涧户因无人而寂静,芙蓉花纷纷开放,又纷纷凋落,随起随灭,归于永恒的寂静。再如《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末句写白鹭惊起高飞,继而复下,归落本处。此后,依然飒飒秋雨,浅浅石榴,依然跳波相溅,白鹭孤栖。这里原本沉静,白鹭的惊飞打破了这一沉静,随着白鹭的归落,一切又归于沉静。这两首诗所表现的境界与《鹿柴》相近,只是《鹿柴》出之以声,而此二首示之以形罢了。

《鹿柴》及前引诗歌中的境界一般称为禅境,既然禅境中的空静于有动中求,那么禅境呈现的就并非一片死寂。宗白华《美学散步》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能观之心如此,所观之境也如此。禅的心灵状态落实为禅境,“飞跃的生命”不仅是禅的心灵状态,也是禅境之所呈现。人语响,鸟鸣声,花开花落,白鹭惊飞,无一不是“飞跃的生命”。不过,《鹿柴》因为刻意表现诗人对空静的领悟,宗教的冥想凌驾于现实的观感,大自然中偶然的灵动被无边的空静所吞噬,因而诗境不免染上浓厚的空寂幽冷的色彩。

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六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鸟鸣涧》《辛夷坞》,“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清人王士禛《书西溪堂诗序》说:“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所评或未免夸张,但已得其旨趣。王维是一个颇有修养的佛教徒,熟谙禅学,深受佛教禅宗思想影响。玄宗开元时期,王维也曾积极用世,但天宝初年,因为对现实政治不满,意欲隐遁。后来经营蓝田别墅,虽在朝为官,又时常隐居辋川,亦官亦隐。隐居期间长持斋戒,日日禅诵,过着清心寡欲的居士生活,《辋川集》中那些充满禅意的山水田园诗不过是其隐居生活的写照及宗教情怀的艺术表达罢了。

就诗歌的艺术特点而言,《鹿柴》等五言绝句超旷空灵,玲珑剔透,如水中月,镜中花,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意象风神屡为后世所称道,为后来神韵一派的诗歌创作开一方便法门。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2-02-21 余才林 ——读王维诗《鹿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9696.html 1 空静之美 19,69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