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宝藏

一书一票:

我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07日   第 12 版)

作者:杨建平

遇到迟子建是一个偶然。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前在休息区喝茶时,我看见老演员奚美娟,就走过去打开自己随手带来的折扇,让其签字留念。奚美娟签完字就直接把折扇递给旁边的女委员,并跟我说:“这是作家迟子建,让她也签吧,她比我厉害。”我急忙接住话茬儿说:“我年轻时就喜欢读你的小说,很崇拜,今天见到本尊真容,太荣幸了!”她签完字,一言不发递给我扇子,只是嘴角有一湾浅浅的微笑。这时开会的铃声响起,我们都匆匆进了会场。

会后,我几经辗转向迟子建转达我的愿望:恳请她将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签名赐我收藏。很快,我就收到她寄来的签名书。

我是2018年去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在当地才知道《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当即开始在喜马拉雅上听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小说的故事发生地就在这里,小说描写的以游猎为主、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主要集聚在这一带。在当地一个鄂温克族乡长带领下,在烟雾缭绕的鄂温克族集聚区,我走进“撮罗子”看他们的生活状态,跟着驯鹿看它们如何寻找苔藓。到根河市郊区,我走进搬迁到这里定居的鄂温克族老乡家,和他们聊天。

一边听着《额尔古纳河右岸》,一边看着眼前鄂温克族的现实生活,有许多说不出的苍凉和感慨。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随着社会发展,是进步?是蜕变?还是消亡?

重新捧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学,有许多沉思和感悟。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

题记:好读书,不求甚解。好买书,不懂收藏。唯有作者签名题赠我的书,一本不少地一直珍藏。

近来翻检重读,犹如风雪故人,万千思绪,飘然而起,袅袅如轻烟笼罩。不由得拿起画笔,试着为自己喜欢的珍藏书手绘藏书票,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以附骥尾,攀附风雅。

2022-04-07 杨建平 一书一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663.html 1 我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22,6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