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周刊

和谢老的第一次见面

——怀念谢辰生先生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09日   第 10 版)

作者(左)与谢辰生先生

张柏

惊悉敬爱的谢老今晨仙逝,悲从中来,非常感伤。谢老是我国文博领域的老领导、著名的文博专家,他为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奉献了一生,功绩卓著。他的病逝,是我国文博事业的重大损失。

谢老1922年7月出生,今年正好100岁。他说,我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保护文物。他多次说,我一直坚信保护文物就是守护国家。他是中国文博理论的奠基人,孜孜以求,笔耕不辍,深入实际,扎实研究,在文物定义、文物工作方针的内涵、博物馆的提升、社会文物的保护、保和用的关系以及两个效益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方面,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博理念和理论体系,为文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管理和法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中国文博法规体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1949年,新中国第一批文物法令就是他参与起草的。此后他成为新中国一系列文物法规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执笔人,被誉为“文物一支笔”:1961年,参与起草《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1963年,参与起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革命纪念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修缮暂行管理办法》;1967年,参与起草保护文物图书有关文件;1972年起,参与起草修订我国第一部文化领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他呼吁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引起中央高度重视,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颁布。

他是祖国文物的守护人,今天我又翻开了《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一书。谢老那些为保护文物奔走呼号的情景又展现在眼前,他一次次直言上书,一次次对有关方面的呼吁,一次次力挽文化瑰宝于危急之中,许多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得以保护、传承。《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一书反映了谢老对文博事业的重大贡献,有宏观的和具体政策方面的,有长远的也有现实的;也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文物和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专家学者的由衷关怀和尊重。

翻看着谢老的书,我想起了许多和谢老在一起的往事,特别是和他的第一次见面。那是1979年11月的一天,我在朱家溍先生的指导下,正在故宫图书馆,为清宫留下来的一直没有整理的线装书做卡片。这段时间,除半个月前罗老(罗哲文先生)来过一次,基本没有人到旧书整理办公室来。这天谢老来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谢老。进门后他和朱老互相亲热地打招呼,显然两人是非常好的老朋友。我赶快给谢老拿了个椅子,待他坐好后,朱老和我说:“咱们也休息一会儿吧”,并给谢老和我做了互相介绍。那时谢老在文物局工作,是著名的文博专家,我早就知道他的大名。我赶紧给二老倒了两杯茶,他们开始坐下来聊天,我便当了旁听和服务员。大约有半个小时,傅连兴先生也来了,他是故宫古建部的主任,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我这是第二次见到他。原来他们3位约好了,要一起去故宫乾隆花园。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朱老对傅先生说:“小谢这次来是小罗请他来的,他这次来很重要,他和小罗一起呼吁,乾隆花园维修立项就有希望了。”后来我和谢老在一起工作40来年,深感当时朱老说的这句话是实话。

三老让我跟他们一起去乾隆花园,我很高兴,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边看古建边谈,看了近两个半小时,快到中午12点才结束。我边服务边旁听,被他们谈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后来回忆起来,那天我真是偏得,听了一次最高级的课,而且是3位大专家给我一个人讲。他们谈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是找古建筑的问题,一些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故宫的保护,特别是乾隆花园的保护,也谈到宫廷礼仪制度。由于听了这一课,后来我多次去过乾隆花园,还查阅资料学习。因此,直到现在我对乾隆花园还是情有独钟。

傅老给大家介绍说,乾隆花园的名字叫宁寿宫花园,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区的西北角,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共用6年时间才完成。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西靠宫墙,东临宫殿,占地面积5920平方米,建筑布局精巧,组合得体。当时三老说,乾隆花园是宫廷花园的典范之作。花园分为四进院落,按南北两段轴线布置,衍祺门经古华轩、遂初堂至耸秀亭是南部轴线,萃赏楼经碧螺亭至符望阁为北部轴线。结构紧凑、灵活,空间转换,曲直相间,气氛各异。园内共有建筑物二十几座,当时谢老对朱老说,小罗他已经来了多次拍这些建筑,每次都觉得拍不够、拍不完。他后来多次说,故宫乾隆花园的二十几座建筑,类型丰富,大小相衬,因地制宜,在平面和立面上采用了非对称的处理,在制度严谨的禁宫之中,尤其显得灵巧、新颖。那天谢老问朱老这些建筑的功能,每个建筑与宫廷礼仪制度的关系,朱老都一一作了介绍。三老还谈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古建的保护,绝不能轻易动手,更不能是“三边”工程,一定要先研究,再设计,再施工,研究是文物保护的基础。后来我在文物局负责文物保护工作时,始终坚持这条基本原则,深入研究,打牢基础,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工程质量。

三老多次说,花园是乾隆皇帝按自己的经历和意愿精心打造的,是皇家园林中独具特色的少有的佳品。整座乾隆花园除了建筑装饰极尽奢华外,室内之物也都是至极佳品,多是乾隆心爱之物。一进院主体建筑古华轩的最大特点是,轩内天花板并不是传统的彩画式样,而是楠木贴雕,这种样式在故宫以及其他皇家园林中极其少见。而倦勤斋是整座乾隆花园中最精彩的部分,室内由明殿、仙楼、佛堂、戏楼等组成,空间不大但是却有两层,其实是江南的一种模式。乾隆也特别爱玉,在倦勤斋里就有2600多块和田玉。里面还有竹丝镶嵌,用数以万计半毫米粗的双色竹丝,镶嵌成吉祥图案,图案规整精致,光线充足的时候板面呈现华美的立体效果。乾隆皇帝很喜欢江南,把所有爱的东西都放到倦勤斋里,他曾经六下江南,倦勤斋就是他的江南。我记得,谢老当时对朱老和傅老说,乾隆花园中有许多可移动文物,这都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意愿或者是建筑的需要放进去的,它们已经是乾隆花园这个大文物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不应该离开乾隆花园,离开的应当尽可能找回来。朱老特别赞成谢老的意见,他说,乾隆花园是这些可移动文物的母体和家,怎么能离开呢?先生的意见多好啊!他们的谈话虽然很平实,很容易听懂,但是却深刻地揭示了在文物保护中,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科学关系,这是各类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我第一次和谢老见面收获颇大,永远难忘。

谢老已经离开我们了,但是我和他在一起工作40来年的经历故事、他的音容笑貌总是展现在我的心中;谢老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理论、成果、功绩、精神以及融入他一生的高贵品德,是留给文博事业以及继续这个伟大事业的后来人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让我们保护、继承、弘扬谢老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全面落实中央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奋斗,扎实工作,去迎接新时代辉煌的未来。

2022年5月2日

(作者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

2022-05-09 张柏 ——怀念谢辰生先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4316.html 1 和谢老的第一次见面 24,3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