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博物馆观展 生活新风尚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23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王慧峰

米芾行书《兰亭序跋赞卷》、文徵明《陋室铭轴》、唐寅《双鉴行窝图并书记册》、文天祥《上宏斋帖卷》、二十多年没有露过面的宋代画家郭熙的《窠石平远图轴》……近日,故宫博物院又一年度大展“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亮相午门展厅,一批重量级文物的出场再次让午门展厅一票难求。

几乎同一时间,“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在文华殿书画馆展出,摇动纺车的妇女、雪地放牧的农人、挑担进村的货郎……一幅幅作品呈现了千姿百态的古代众生形象和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

“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理念。今天,“到故宫观展”已经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新风尚,每每开展,“爆满”就成了常态。这座古老的宫城,通过一个又一个展览,与观众沟通,与历史对话。

在故宫之前,或许没人想到能让人们不顾一切排队几个小时的不仅有网红餐厅,还有文物展览。2015年夏秋之交,“石渠宝笈”特展开幕,全卷《清明上河图》领衔展出,很多观众为了一睹真容,甚至换上跑鞋,大清早故宫一开门,就从午门飞奔向武英殿。结果是越跑人越多,越跑越快,为此还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故宫跑”。几百米长的看展队伍,成了古老紫禁城的一份隽永记忆。

那年,故宫渐渐成了“网红”:展览开始备受追捧、买票要进行预约,故宫的景色成了拍照好去处、连宫里的猫也有了微博账号……

2019年春节,故宫博物院推出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让“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年俗。“紫禁城上元之夜”则让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2020年秋,“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门票几乎秒空,回过头看,好像是用一场展览给紫禁城过了一个盛大的生日。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用130多件重器概括而鲜明地揭示了中华民族之永恒命题的答案。

疫情袭来,故宫博物院借助新媒体、VR等新技术,推出在线直播、“云观展”,打破了时空限制,以网站、App、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数字故宫,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线游故宫。今年春节,故宫数字文物库发布了1.5万件文物影像,亿万人在家体验了故宫“云上冰雪年”。

“以公众需求为根本,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建设‘活力故宫’,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追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近年来,故宫通过挖掘文物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活动、文创产品、影视乃至戏剧作品等,让文物蕴含的多元价值活起来。

故宫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转变,只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组统计数据颇具说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从3866家增长至6183家,十年增长60%。年度举办展览数量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长119%。

展览是博物馆与观众最直接的交流形式,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节假日参观博物馆,“到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风尚。与此同时,各大博物馆也从关注历史中的“物”的稀缺和价值,转向重视当下生活中“人”的感受与需求。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收藏着泱泱华夏文明的博物馆,越来越积极融入社会和经济发展。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

疫情可以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改变不了我们对文化、艺术、历史的热爱。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从朝圣、研读、享受到融入博物馆,无论观展方式怎么变,博物馆总会吸引人的原因。

2022-09-23 王慧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449.html 1 博物馆观展 生活新风尚 31,44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