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深入推进中小学美育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 黄晓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29日   第 10 版)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入实施,为学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工作释放了更大空间。然而,要实现从“面向人人”到“多样化、高质量”这一跨越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主要存在以下制约:

美育课程“边缘化”局面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虽已设置美育课程,但完课率缺乏保障。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音乐、美术等课程长期只在课表上体现,时常被其他学科占用或临时改为自修课、机动课,美育课程给主科“让路”现象仍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美育课程“私教化”倾向影响教育公平。美育教育普遍存在区域、城乡、校际的不均衡。美育课程尤其是优质课程往往依赖校外培训机构,其昂贵的培训费用,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而言难以承受。教育部虽然牵头开设了农村艺术试验县等项目,但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无力负担,如无国家专项资金保障,难以落地推行。此外,优质美育教师大多流向发达地区、高收入行业以及校外培训机构,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匮乏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美育课程“单一化”现象仍为当前常态。目前,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校的美育课程仅局限于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范畴,缺乏以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劳动美为主要培育目标的高质量课程设计以及多元化、立体化的美育实践教学载体。教育部牵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项目等品牌活动覆盖能力有限,难以与基础薄弱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效对接。

为此,建议:

完善美育课程评价监督机制,提高课程完课率。建议教育部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条件允许的地区可先行先试将美育学科纳入中小学毕业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并将考试合格率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内容;注重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和监督,严格按照国家新课标开展教学,将美育课程的完课率作为督学的专项内容之一;增加学生评课制,将完课情况作为评价内容之一,通过部门、社会、家庭、学生联合监督,切实保障美育课程完课率。

完善资源共享补给,提高美育的均等化水平。建议教育部牵头开展全国美育教学资源和师资情况摸底,在教学资源和师资极度匮乏地区开展“种子”计划,在农村艺术试验县等项目设立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链接民族文化相似区域之间的美育交流共建,通过资源共享共建,抱团提升区域美育教学水平。增强部门联动,教育部适时出台高等院校与教学资源和师资匮乏地区结对支教文件,把支教活动作为相关专业大四学生实习期必修课程内容;文化和旅游部、宣传部等配合支持开展文化采风、文化进校园等联合行动,重点突破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资源和美育师资匮乏的老大难问题。

完善美育顶层设计,丰富美育课程教学载体。建议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美育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教案设计与教学载体研究,进一步升级完善教学教法体系,形成规范化、多元化、立体化教案范本或实践教学方案。由教育部牵头、多部门联动,对实践教学载体提供要素支撑,实现美育课程向大自然、社会、劳动现场创新性延展,将各地区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内容。持续推广和扩大“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美育项目的覆盖面,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及评价机制,着力扩大学生美育活动参与面。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2023-03-29 全国政协委员 黄晓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1016.html 1 深入推进中小学美育落地 41,0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