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两岸经合周刊

传承闽台区域音乐增进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

周景春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2日   第 08 版)

闽台区域音乐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两岸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闽台区域音乐对两岸的文化交流具有地理、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势,对增强文化自信、增加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闽台区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尤为关键。闽台区域音乐在闽台高校传承得越好,两岸文化交流就越有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平台,更易于增进两岸文化认同,增进中华民族意识,有利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

■ 传承闽台区域音乐文化 增强两岸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深刻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民族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内容,闽台区域音乐文化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增强两岸文化自信至关重要。闽台两岸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明末清初以来就不断有闽南民众移居台湾,对台湾社会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亲缘和文缘等各方面都形成了闽台两岸牢不可破的纽带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繁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繁荣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须落实在各个区域中的具体文化类别中。闽台区域音乐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只有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闽台区域音乐,才能更好地增进两岸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南音(南管)、歌仔戏(芗剧)和高甲戏等都是闽台两岸共有的优秀音乐文化,其演唱运用的闽南方言、客家方言或普通话都是两岸共通的语言。前述闽台文化的特殊性为两岸民众进行更深入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条件,通过不断深入的文化交流,才能让台湾民众更好地了解和认知自己的母语音乐文化,也才能从深层次增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

■ 弘扬闽台区域音乐文化 增进两岸文化认同

闽台两岸具有诸多相同的音乐类别,其乐种类别、旋律音调、乐谱记录方式及语言特征等,都具有鲜明的共性,与闽台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两岸音乐在共性的基础上,又体现出各自的丰富性。例如歌仔戏,在锦歌等闽南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了高甲戏、梨园戏、南管和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台湾形成后再传回闽南地区,形成盛开在闽台两岸的两朵并蒂之花。歌仔戏等闽台共有的音乐艺术也是两岸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大力发展和弘扬闽台区域音乐文化,可以更好地夯实两岸文化认同的基础,在闽台青少年群体中弘扬闽台区域音乐文化尤为重要。只有大力弘扬闽台区域音乐文化,结合两岸更深入的文化交流,才能让更多台湾民众深刻了解台湾地区的文化源自祖国大陆,培养其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增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发挥闽台区域优势 发展闽台音乐教育

发展两岸关系,应该充分发挥闽台区域的地缘优势,深入开展两岸文化的交流,闽台丰富的区域音乐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从培养两岸青少年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意义而言,闽台区域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不容忽略。只有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的音乐文化,才能培养其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汪人元先生指出:“我们的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对文化的自知(自我认知)、自省(自身省察)、自明(明确自我方向)的基础上,然后达到自觉的状态,但首在自知。”

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子认知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实现此目标,具备文化自信的师资必不可少,这些师资主要是由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由此,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是重中之重。有学者将师范类音乐院校喻为“培养学校民族音乐师资的‘母机’”,体现了师范院校对培养基础音乐师资的重要性。加上海峡两岸的特殊关系,闽台区域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在闽台音乐和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让音乐学院的学生参与歌仔戏、闽剧、莆仙戏和高甲戏等多个剧种的艺术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社会评价。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传统音乐的魅力。台湾省戏曲学院、台湾艺术大学等高校也践行了音乐教育与闽台区域音乐相融合的理念,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夯实了根基。

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根脉和灵魂,闽台区域音乐文化也是其中之一部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我国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内容。闽台区域音乐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相应的内容应该贯彻在各级别的音乐教育中。其中,高校音乐教育是核心环节。只有在闽台高校中贯彻当地区域音乐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实现高校培养民族音乐师资“母机”的正常运转,才能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和认同理念的师资力量,闽台区域音乐才能更好地传承。

总之,闽台区域音乐在闽台高校的传承有重要价值。传承的内容除音乐本体外,闽南语方言和民俗活动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也不可忽略。闽台区域音乐在闽台高校传承得越好,两岸文化交流就越有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平台,更容易加深闽台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更容易达成对闽台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本文为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厅“十三五”规划课题《文化认同视野下闽台区域音乐在闽台高校传承的价值》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CG20-290;2018年福建省首批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闽南师范大学校内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课题编号:4401-L11904。作者周景春,音乐学博士,台湾省籍;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3-04-22 周景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380.html 1 传承闽台区域音乐增进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 42,38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