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做家长需要学点“教育学”

——倾听一位抽动症孩子家长的心声

本报见习记者 朱英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13日   第 11 版)

在北京市北辛安第一社区携手北京绿娃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的“访古绘新”活动现场,晓林(右一)正在协助组织活动。见习记者 朱英杰 摄

在一场脑科学家长座谈会上,我们初识了晓林爸爸,台上几位家长的分享中,提到孩子的成长他多次哽咽。在他的分享中,在场的大部分听众接触到了一个新名词——抽动症。原来晓林小时候,就曾被确诊过抽动症。面对这个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心理健康症状,晓林爸爸和妈妈焦虑过、懊悔过。而今,在他们持续对科学教养方式的学习和探索下,孩子得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全面发展、茁壮成长。据爸爸介绍,晓林在小学毕业时,还获得了“北京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晓林一家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成为一名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还有哪些功课需要做?日前,本刊记者对晓林爸爸进行了专访。

——编者

(一)

“孩子五岁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正布置环境准备为儿子祝贺生日,突然儿子从后面勒着妈妈的脖子,使劲拽着不放。”回忆初次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时,晓林爸爸仍然有些激动,“当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和生气。”

然而批评并没有换来理想的教育效果,更让晓林爸爸感到崩溃的是,他逐渐发现,孩子的问题正在愈演愈烈。“在那之后我们就发现孩子有很多不对劲儿的表现。有一次我们去围棋班接送孩子,发现他在课堂上坐立不安,老师在讲课,他发出怪叫声。甚至在前面同学起立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会把同学的椅子撤掉,看同学摔倒,他却没有愧疚的感觉。就连平时在写作业的时候,也不自觉地有敲打桌子等一系列迥异的表现。”在长时间的观察下,晓林一家还发现孩子在不同阶段还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如眨眼睛、吸鼻子、嘟嘴、怪叫、甩手、惊悚等。

回想起那段经历,晓林爸爸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和爱人的迷茫与痛苦。“我们完全不理解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带着困惑,晓林一家准备前往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在排队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跟孩子小时候症状一样的孩子,已经16岁了,连手机都拿不稳,一边甩头、蹬脚、甩手,一边还得看着手机。”在沟通中,晓林一家了解到,这个孩子是在五六岁时被确诊的。为了治疗,他的爷爷和爸爸花了十年时间在全国各地寻访名医,但仍然没有找到好的治疗办法,反而情况还越来越严重,当时还处于辍学状态,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当时我们的孩子五岁多,一听到患者家属说孩子小时候跟我们孩子症状几乎一样,又想到以后可能要面临他们一家所面临的情况时,我和爱人都吓得够呛。”

采访进行到这里,晓林爸爸再次情绪难以自抑:“我的妻子当时就崩溃了。原来我们错怪了儿子,儿子身上出现的是一种需要我们关注、帮助的疾病。”

(二)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突然出现了抽动症?一时间,这对夫妻陷入了迷茫。

他们开始回忆起孩子曾经的成长故事,“小时候他走路、识字、表达和同龄孩子相比都又快又好。他以前在棋院下围棋,回来消化了老师讲的东西之后,还会出题给我们做,直接在棋盘上摆出来变着花样来考我们。钢琴课上,通常老师一节课都只教一首曲子,但小晓林一节课总能很轻松地学会两首曲子……”晓林爸爸幸福地回忆。

聪明可爱的晓林曾让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慢慢地,父母也开始对他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们察觉到孩子有很多异于常人的地方,觉得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便给予了孩子很高的期望,为此也做了很多努力,让孩子有机会接受一些大脑认知上的训练。”

“也许是拔苗助长了,过早地干预了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晓林爸爸有些懊悔。“有时候,我们会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出门穿鞋时,我们会掐着秒数,10秒背上书包,20秒穿上鞋。”

这一切对于性格有些内向、敏感的晓林来说,也许逐渐成了内心深处的压力,“慢慢地孩子情绪开始暴躁。”“后来我们了解到这种情况是因为情绪长时间没有得到疏解,持续的压抑导致的。”翻阅了各种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晓林爸爸在采访中感慨着。

(三)

“在这种情况下,后悔也没有用,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康复。”

“最开始,看到孩子的各种表现,就恨不得去踢孩子,太着急了。”晓林爸爸坦言,自己从最初完全的排斥再到去理解和接纳,用了大概四五年的时间。

几年时光中,晓林爸爸经历了容忍、接受再到引导的转变,这一路,他也不停地在调整着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我们用尽各种办法,如停了围棋课、停了钢琴课、接受感觉统合训练、亲近大自然等,生活中少了条条框框,也少了无端的催促……经历了很久的迷茫后,我们又开始查阅资料,了解帮助孩子成长的‘正确方向’。”作为一名有着师范大学学习经验的父亲,他坚信科学的教育方式一定可以解决孩子成长面临的困境,但面临孩子的成长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停歇,如饥似渴地补充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种可能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知识。

然而小群体规模的病症,也曾让晓林爸爸多次犯难。“因为对病症本身缺少明确的途径和治疗方法,最初,我们只能依靠其他相同情况的家长来分享经验,在对他们提供的经验进行摸索、消化的基础上,使其变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对孩子有用的教育方法。”回忆那段时间,晓林爸爸强调说:“是漫长且痛苦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持续的学习,晓林爸爸掌握了更多引领孩子成长的新方法,也认识到若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关键是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去尝试做我们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孩子的工作。很多家长总是会习惯性地要求孩子,有时却看不见孩子的诉求。”

慢慢地,晓林爸爸认识到原来做父母也一样要不断学习,他自己也实现了从“要求者”到“倾听者”的转变。“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思考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了解了孩子的情绪后,才能慢慢走进孩子的心里,与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四)

随着教育观念态度的转变,晓林爸爸与孩子越走越近,他愈发能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了。“后来我总结,面对孩子的情况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接纳,第二是包容,第三是充分地认识孩子,最后就是专业性的指导。”

晓林一家因为担心孩子在病症的影响下会变得内向自卑,便开始尝试带孩子进行各种活动探索。一次偶然的机会,晓林一家开启了一场公益之旅,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帮助了如自己一样的若干个家庭和孩子的成长。

在一次晓林自发组织的捡拾垃圾的活动后,晓林爸爸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着从未见过的喜悦感和成就感。“那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孩子从小就很有爱心,我们也想让孩子能在实践中有更多收获和价值感。”一切果然如晓林爸爸所期待的,随着公益活动参与次数的不断增加,晓林也从一名参与者,逐步发展为组织者,从小实践者变为小主持人,一次次的探索带给这个家庭新的惊喜。现在晓林一家最初参与创设的公益组织已经有上千个亲子家庭加入。“在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存在过于焦急、过于想把自己的要求传递给孩子的现象。”“在公益活动中,一方面我们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热心公益、在社会服务中体会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围绕不同的教养理念开展交流学习,以帮助越来越多的家庭实施科学教养。”在谈到这个公益组织的创办初心时,晓林爸爸介绍说。“虽然现在组织的各项活动需要消耗我们很多时间、精力、金钱,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下去,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

(注:本文中晓林为化名)

2023-09-13 本报见习记者 朱英杰 ——倾听一位抽动症孩子家长的心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9650.html 1 做家长需要学点“教育学” 49,6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