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民意

担心孩子放暑假沉迷网络 家长该持啥态度?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杨岚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7月22日   第 10 版)

“这才刚放暑假,我家孩子就天天坐在家里拿着手机打游戏、看短视频,叫吃饭都要叫半天,更别说出门了。”近日,家住河南省许昌市的李先生因孩子沉迷网络而头疼不已。

几年前,李先生和妻子为了生计来到北京工作,把刚上小学的儿子放在爷爷奶奶家照顾。让李先生和妻子发愁的是,爷爷奶奶几乎每天都因为孩子“看手机时间过长”打电话来“告状”。

“我家孩子用手机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短视频。就拿游戏来说,以前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没有那么多限制,孩子用游客模式就可以登录。现在登录限制更严格了,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未成年人账号在每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晚上8:00-9:00可以玩一个小时。”李先生说。

“但是实际上,孩子们照样能登录,玩起来根本控制不住。”李先生十分无奈地说,儿子每天和爷爷奶奶斗智斗勇,以学校要求查资料、上网课等理由缠着老人要手机。甚至偷爷爷奶奶的身份证,把号码背下来之后注册游戏账号。“大部分的游戏只需要身份证号即可完成实名注册,很少游戏需要人脸识别。即使需要人脸识别的游戏,他也会以给老人拍照的名义进行识别,完成实名注册程序。”

让李先生困扰的还有孩子沉迷短视频问题,“他爷爷奶奶说,孩子天天回到家就刷短视频,有的时候接他放学,在回家的路上也看个不停!”李先生抱怨道,尤其是一些短视频App的沉浸式界面,让孩子看不到手机状态栏的时间,“一看起来就没完没了”。

北京市的王先生对待网络则有不同态度。“我们小时候也玩游戏,滚铁环、‌斗鸡、‌扔沙包、‌抽陀螺……在家门口也经常玩到忘记时间,舍不得回家。现在的孩子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玩的种类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王先生和自己孩子沟通时发现,现在有很多益智类、策略类、搭建类的网络游戏广受孩子们欢迎,能够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还有的游戏中加入了历史人物和历史知识,能让孩子们对历史和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大多数孩子把电子游戏看作是一种社交活动。我家孩子就喜欢和一群朋友玩网络游戏,他认为游戏可以为他与同龄人创造很多共同兴趣与话题点。”

“实际上,玩网络游戏是现代童年中很正常的一个现象,短视频里也有很多知识内容,作为家长也应该自我反省,是不是管得过多。”王先生认为,不过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弱,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无论如何,要听一听孩子们的声音,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方能谈进行正确的引导。

面对暑期,王先生和夫人选择根据孩子的意愿和爱好,为孩子报了画画等兴趣班。“我们也鼓励他多做尝试,去挖掘其他的兴趣爱好。此外,我们会利用年假带孩子去旅游研学,打卡课本中的名山大川,避免孩子因为无事可做而沉迷网络游戏。”

2024-07-22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杨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192.html 1 担心孩子放暑假沉迷网络 家长该持啥态度? 65,192 /enpproperty-->